“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
很多人都听过现代航天先驱者齐奥尔科夫斯基的这句名言,但往往忽略了后面还有半句:“(人类)会不断探索新的天体和空间”。
这句话周昊澄小学时就听说过,当他加入中国载人航天的队伍,成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体设计部空间站团队的一名青年设计师,他才发现先驱者的预言离自己很近,“载人航天可能就是人类不断超越自己、不断进步的实践”。
(资料图)
4月25日,2023年中国航天大会期间,“青聚巢湖”青年科学家论坛在安徽合肥举办,包括周昊澄在内的7位青年科学家代表,围绕“凝聚青春力量,绽放青春光芒”的论坛主题,以沉浸式演讲的方式分享了他们在各自领域的奋斗故事。论坛由中国宇航学会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同主办、中国青年报社团委等单位支持。
周昊澄讲述的主题词是载人航天。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最早可以追溯到1986年,“863计划”对航天飞机和载人飞船路线进行了论证,1992年确定了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如今这三步均成功实施,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
在空间站研制阶段,周昊澄主要负责核心舱的技术状态,参与航天员工效学试验。2020年年初,他第一次来到文昌发射场开展空间站系统发射场合练,却赶上了新冠肺炎疫情。
那时,发射场只有少量技术工作人员,但是既定任务不能停。周昊澄和另一位总体设计师几乎参加了所有的操作,不光技术活,其他诸如搬箱子、搬产品、打扫卫生的“杂活”他们全都要参加,同时还要写试验总结和状态文件。
那次任务,周昊澄在发射场待了121天。回北京后,他们一天没歇,就开始筹备大系统联试。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一次临危受命,上级派他去天津进行空间站三舱协同操作试验。那晚8点抵达天津厂房后,他直接就换衣服进舱操作,中间出来了一次,再出来就已是凌晨4点了。
“这可能就是我们航天青年所说的‘迎难而上,敢为人先’。”周昊澄说。
迄今,我国神舟飞船回收十四战十四捷,一代代雷达人接力仰望苍穹,保护天外游子在黑暗中找到方向,找到回家的路。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3所雷达青年设计师王寰说,雷达稳妥护航天舟、嫦娥、天和、问天奔向太空,航天人在万里海天第一棒守望“天宫”空间站一步步建成。
“我们研制的各类雷达,可以让航天器拥有穿越黑暗的‘眼睛’,也可以迅速定位从太空回家的返回舱。”当天,王寰以“穿越黑暗寻找光明的眼睛”为题,讲述航天雷达人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创新奋斗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的故事。
30多年前,“回收一号”雷达与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该雷达设计方案采用20余项新技术,总师带领团队反复调试、验证,全身心投入技术攻关。
在王寰的讲述中,从为载人航天工程研制一部雷达,到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服务航天的抓手,“回收一号”雷达的研制精神,已经成为他所在研究单位的集体意识,“实干、拼搏、奉献、不服输、敢拼命”。
这份拼命精神,让每一次航天任务出征,都载誉而归。王寰说:“航天事业一个又一个辉煌,是一首又一首青春的奋斗之歌。有幸踏入航天,有幸接过‘回收一号’的接力棒,我们后辈应继传星火,不负先贤望白头,不忘来时路,更明肩上责,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属于航天人的最好成绩。”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廖胜凯当天分享了“夜空中最亮的星”——“墨子号”的故事。他和团队在科研攻关过程中解难题、跨坎坷,最终完成了研制任务,助力实现空间尺度量子科学实验。通过“墨子号”,他们完成了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实验,在空间量子通信实用化方面进行了有效验证。
廖胜凯说:“‘墨子号’只是一个起点,我们还在研制更先进的卫星,甚至组网成为星座,支撑应用和前沿领域研究。”
“‘羲和号’是一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看太阳’是它的一个主要任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509所总体主任设计师尤伟当天分享了“羲和号”和太阳的故事。
“青春也就十几年,相对于人的一生很短,相对于地球、太阳的一生更是微不足道。但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探索宇宙、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这份事业是永恒的,心中的热情不应该老去。心若年轻,青春不老。”尤伟说。
本报合肥4月26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