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鱼哥
(相关资料图)
编辑|比奇堡
谦逊特质在中国情境下历来备受推崇,近年来也引起了学者对其在现代职场有效性的广泛讨论。
部分研究发现了 谦逊特质通过强化员工组织认同,削减下属权力距离等对其离职倾向、沉默行为、效能感等有积极效应。
亦有学者指出因谦逊存在潜在“狡猾”伪装而消极影响员工职场地位感知、诱发职场偏差行为,并阻碍企业发展。
处于复杂外部环境的企业仅依靠领导等高层管理者信息开展决策难以保证科学有效,必须依靠员工层面提供一手即时信息来确保决策有效性。
因其 确保了组织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和完整性 ,员工在工作活动中发表个人看法、提供合理化建议(即向上建言行为)引起管理学者的关注与广泛探索。
员工向上建言行为作为VUCA时代组织创新与柔性的微观基础,是一种利组织高人际风险的主动性行为。
那么,面对师徒制项目中的谦逊师傅,徒弟能否给予回应?其内在作用机制又如何?
而向上建言行为的实施意味着师徒双方之间存在着积极互动关系,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构建师徒制项目的有效性。
因此,研究探索师傅谦逊与徒弟向上建言的内在影响机制,以识别师徒制项目中的谦逊有效性,并为丰富中国管理实践方案献计献策。
谦逊特质概念
关于谦逊概念的认识,自古以来因广受文人墨客的赞美与认可而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谦逊”这一词最早记载于汉代刘向所著 《列女传·齐相御妻》 —— “于是其夫乃深自责,学道谦逊,常若不足”。
类似词汇“谦虚”、“谦卑”等,皆在强调为人要追求进步、莫要自满自夸的处世之道。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劳谦君子有终吉”等诗词描述亦无不透露儒家推崇的“卑己尊人”思想。
《尚书》中亦有所记录,“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则是对谦逊品德高度认可的最好证明。
总之,在经历过儒家“卑己尊人”的文化思想的渲染下,古代学者对谦逊的认知无出其右。
随着近年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毛江华等学者基于此环境对谦逊进行概念实现了基本界定,常表示个体谦虚恭谨的状态,即自我认知与道德品质的辩证统一。
与此同时,西方对于谦逊概念也有了新的认识,他们将谦逊概括为兼具谦虚与尊重的个人品质,用modesty或humility表示。
其中, modesty倾向个体认知平凡,处事不骄不躁,而humility则强调个体对自我的清晰认知以及对环境的准确识别。
随着研究不断深入,Owens等人指出了谦逊研究时需要重视的 谦逊意愿、欣赏他人与可教性 三要素。
首先,谦逊个体拥有自我追求以寻找自我认识。他们通常借助环境积极认知自我信息,不断实现并完善个体外部形象趋于内心的投射。
其次,谦逊个体善于发现他人长处以及对组织的积极贡献,而有效培养组织公平感与和谐气氛。
最后,可教性指谦逊个体在他人内心所建构的标签,能够有效展现谦逊个体对外来建议对策的开放心态,以及主动向外界搜寻帮助反馈的积极心态。
这一认识为后续谦逊特质研究带来一定基础与启发。细究当前学者关于谦逊概念的观点主要分为两派。
传统派的学者认为, 谦逊的个体具有较强的我卑属性,即使有所成绩,也不会有较强自我认可。 譬如组织管理中谦逊型领导时有的“自知局限”与“行事低调”也带有一分“卑己尊人”色彩。
另一派学者则对西方学者就谦逊概念的认识较为认可,实现由传统“卑己尊人”向现代化“尊己尊人”思想的转变。
徐真真、李杰等学者就指出,当代人们所推崇的谦逊品质也是在鼓励人们敢于客观认识、评价自身及他人。
总之,通过中西方学者对谦逊特质的概念认知发现,谦逊特质介于“自卑”和“自负”之间的某一刻度,即 实现悦纳自我、欣赏他人与追求进步相互统一的内涵属性。
二、谦逊特质相关研究
目前学术界关于谦逊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个体谦逊与作用效果的相关研究。比如领导谦逊与员工行为、员工谦逊与员工行为等领域。
由于研究在师徒制背景下探究师傅谦逊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类似于领导谦逊所发挥的作用效果,为此对领导谦逊相关研究予以梳理。
而当前关于领导谦逊的研究, 主要包含谦逊来源以及谦逊的作用效果两部分 ,而根据谦逊来源又区分为特质视角与行为视角。
(1)特质视角与行为视角
特质视角。将领导者的谦逊管理风格视为天生拥有的品德或稳定的人格特质。
比如Morris等人将管理者的谦逊视为一种个体特征,这一特征能确保其客观看待问题,从而能够正确认识自身,它包括三个密切联系又有差异的维度:
自我意识(Self-Awareness)、开放性(Openness)、超越(Transcendence)。 即个体能客观评价自身,接受自身缺点,善听他人想法,欣赏他人观点与价值等。
拥有这一特质的管理者能够出现在员工身边,愿意主动了解他人,正确评价个体他人优缺点以及部分观点。
行为视角。认为管理者的谦逊是能够通过后期一系列行为培养、展现出来,而非天生具有的特质。
比如,Owens等人综合前人谦逊研究并加以分析,而界定领导谦逊内涵的行为视角,即谦逊领导在工作中坦率认识自身缺陷,真诚请教他人,重视员工成绩等。
冯镜铭与刘善仕指出,谦逊领导通过坦率赞扬员工优点,行事谦虚好学等一系列表现以促进组织发展与稳定。
唐汉瑛等人研究发现, 谦逊的领导者敢于正视在组织发展中的知识盲点,能够及时发现员工优秀品质并善于请教。
雷星晖等人统筹当前研究,进一步指出谦逊领导可以通过控制个人态度,合理的定位来维护员工与组织关系。
(2)谦逊特质的作用效果
个体所具备的谦逊特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行为态度、以及组织绩效等。
Krumrei-Mancuso借助实证研究发现,谦逊个体可以认清自身局限,开放自身信仰的同时仍尊重他人观点。
而这般明智的谦逊特质对于促进维护个体同情心与他人感激度具有特殊意义,进而诞生的亲社会价值观相继实现亲社会行为。
同时,其进一步提出谦逊特质是否以及如何促进积极的社会互动行为等迫切需要探究的未来视角。
此外,LeeY等借助元分析研究方法实现了对诚实—谦逊特质与工作绩效的内容分析,发现个体谦逊特质能够有效优化组织公民行为并提升其工作绩效。
而 谦逊特质对他人的作用研究较为广泛,诸如影响他人工作态度与行为等。
近年部分学者在组织行为学中倾向领导行为与风格间的研究,并从领导视角初探谦逊特质的在组织管理中所能发挥的作用。
谢清伦和郗涛在研究中发现,谦逊领导通过影响员工的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来促进员工主动担责行为。
Nielsen等则发现当具备谦逊特质时的社会魅力型领导管理能够更加有效,并且谦逊管理风格对于优化员工自我效能感、奉献意愿与领导认同感具有特殊意义。
Owens与Hekman认为 员工工作认知会受到谦逊风格领导的影响,强化员工归属进而促进利组织行为产生。
曲庆等则指出,领导的谦逊品质在家长式领导风格的基础上更能优化组织管理,主要体现在领导有效性与下属组织认同的建立等方面。
谦逊领导也可以通过影响下属的心理安全与自我效能促进下属创造力。
除此之外,领导谦逊风格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员工工作满意度,通过激发员工同领导的认可与信任程度,强化员工自主动机,以提高心理安全感。
从而展现出更高的工作满意度、积极的工作状态,进而提高工作绩效,降低离职率。
综上,尽管学术界涌现大量谦逊特质影响效应的研究成果,但是少有学者就其特殊情景下的有效性与否展开检验,探索具备谦逊特质的个体如何在提高组织效率中助力。
研究结论与讨论
第一, 师傅谦逊对徒弟向上建言呈积极促进作用。 在充满中国文化气氛的企业师徒制项目中,师傅所具有的谦逊品质能够有效的促使徒弟积极向上建言。
根据社会认知理论, 当徒弟处在师傅谦逊的这般外部情境时,受到这一外部环境的影响,在个人认知与内在动机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了向上建言这一行为。
由于谦逊师傅自身认识的客观性、乐于欣赏他人的特点以及“自下而上”的管理方式,使得师徒间具有更强的信任,徒弟向上建言时的顾虑被大大削弱。
同时表现出更强的建言意愿而展现出较多的向上建言行为。
上述研究结果丰富了师徒制项目中谦逊有效性的应用研究,同时补充了个体建言行为的影响因素。
企业若想增加员工建言行为,强化内部沟通实现信息交流共创,既要考虑管理者的管理风格,又要重视员工自身内在动机的培养。
第二, 职业呼唤与建言效能感分别在师傅谦逊与徒弟向上建言过程中发挥着间接作用。
师傅谦逊有助于徒弟职业呼唤的培养,进而在工作中饱含热爱与付出,强化了个人向上建言行为。
同样的,谦逊师傅能够有效帮助徒弟构建建言效能感,强化建言胜任自信水平,以补充个体向上建言行为。
依据社会认知理论,徒弟在师傅谦逊这一特殊情境下能够唤起个体认知上的转变,更多强调对工作喜爱的职业呼唤与拥有自信能够建言成功的建言效能感共同受这一环境的影响。
随后展示为了实现向上建言行为所具有的更强内在动机。
师徒制项目中的师徒双方共同作为组织成员,在谦逊师傅的引导下,在组织有需要时,徒弟亦会在动机驱使下积极建言。
第三, 职业呼唤与建言效能感这一对心理变量先后影响在师傅谦逊与徒弟向上建言过程中发挥链式中介作用。
研究发现,职业呼唤也就是个体对工作的喜爱认同会促进个体建言效能感的唤醒。
当员工个体对工作本身产生认可并充满热情的时候,便会驱使其为组织采取积极行为的动机实现,建言效能感便是如此产生的,二者共同作用。
实现浅层身心状态到深层认知状态的过度,进而更加积极向上建言。
研究在丰富职业呼唤与自我效能感相关讨论的同时,完善了二者在师傅谦逊与徒弟向上建言之间的内在心理探究。
既丰富了谦逊品质与建言行为的影响路径,又完善职业呼唤的前因变量探索研究。
启示管理者应当重视员工心理状态与行为动机的培养,促使员工做出更多利于组织的积极行为。
综上,研究在企业师徒制项目背景下,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与特质激活理论,构建了师傅谦逊对徒弟向上建言的效能唤醒机制。
并识别了 “师傅谦逊→职业呼唤→建言效能感→徒弟向上建言”这一链式中介模型 。
通过对“中华老字号”企业的经验数据分析发现,师傅的谦逊特质能促进徒弟向上建言,徒弟职业呼唤受师傅谦逊的影响。
同时又对建言效能感的唤醒起到重要作用,职业呼唤与建言效能感成为师傅谦逊与徒弟向上建言之间的关键纽带,并在这一影响机制中发挥链式中介的作用。
标签: